近日,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走进王兰庄小学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科普活动,用青春智慧引导小学生树立新风,节约粮食。

“你们知道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来到我们餐桌上的吗?”课堂伊始,主讲人以一个充满童趣的提问,带领孩子们踏上“一粒米的旅程”。从播种、灌溉到收割、加工,每一粒米背后,是无数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大屏幕上,中国丰收的稻田与非洲干旱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在视觉冲击中,感受到粮食的珍贵与全球责任的分量。
在“淀粉寻踪”实验环节,同学们拿起滴管,化身“科学小侦探”,用碘液检测米饭、土豆、面包中的淀粉。当食物样本逐渐显现出蓝紫色时,大家惊叹不已,在动手与观察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化学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粮食背后的资源价值。

“如果我们浪费一碗饭,浪费的不仅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更是地球的水资源、土地和气候。”主讲人用一组震撼的数据告诉孩子们,每年因浪费粮食所消耗的水资源,相当于一条伏尔加河的年流量。孩子们在沉默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课堂尾声,同学们齐声宣誓:“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据悉,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持续推动“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依托专业优势,将环保理念融入青少年教育,引领服务社会、关爱家园新风尚。